公司新闻 | 行业动态 | 常见问题

龙祥行物流逐步迈入新型物流解决方案商

更新日期:2025-06-23| 访问人数:618

龙祥行物流耕耘16载,逐步从传统物流迈入现代新型物流。我司着手源头培养设计研发物流人才与赋能方案革新,期间行业多年沉淀与领导层革新带动企业本质改变,一路走来碰壁而累积经验。

要实现从传统物流向设计研发类物流的转型,需将物流能力深度融入产品研发与供应链设计的前端,核心是通过物流技术创新、流程重构和智能化工具,提升产品可制造性、可配送性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竞争力。以下是系统化的转型路径与关键策略:

一、转型核心目标

1. 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(NPI物流协同)

2. 降低全链路物流成本(设计阶段锁定80%成本)

3. 提升供应链韧性(抗风险结构设计)

4. 实现绿色可持续绿色低成本(低碳物流嵌入产品设计)

二、转型关键领域与实施策略方法

1. 前端介入:物流参与产品研发设计:

- 模块化设计:推动产品模块化(如储能柜容量技术更新从单柜5MW-转向10MW技术更递),减少运输体积30%+ 与施工场地面积10%

- 包装一体化:产品结构与包装协同设计(如配电箱,物料现场组装法-辅料按照规则要求打包减少产品面积,到末端现场组装,直接降低物流运费20%)

- 物流友好性:

- 禁用异形件(降低搬运难度)

- 关键部件可拆卸(便于分仓备件)

- 智能工具应用:

- 物流仿真软件(FlexSim/AnyLogic)预演新产品的仓储与运输瓶颈  (道路最大通行条件与政务通行允许)

- 成本测算模型:即时评估设计变更对总物流成本的影响

2. 智能物流技术研发

-关键技术方向:

| 技术领域 :| 研发重点 + | 应用案例

| 智能包装 : | 自感应温湿度材料/可循环结构 | +生鲜药品全程监控包装 |

| 数字孪生物流 :| 全供应链动态镜像系统+ |汽车主机厂零部件入厂仿真 |

| 无人化解决方案  | AGV集群调度算法 +| 华为工厂物料自动跨楼层配送  |

| 低碳物流技术 | 运输路径碳足迹计算引擎 + | IKEA海运路径优化减碳15%|

- 专利布局:聚焦物流自动化装置、包装结构等硬件创新

3. 新型物流网络架构设计

- 分布式制造物流网络:

A[核心工厂] -->|预组装模块| B[区域微工厂]

B -->|按需加工| C[城市配送中心]

C -->|3小时达| D[终端客户]

(案例:西门子医疗CT设备区域微工厂模式,物流成本降40%)

韧性网络设计:

- 多级库存智能配置:利用AI预测设置战略/缓冲/应急库存层级

- 替代路由预案:地缘政治风险下的备选运输走廊(如中欧班列替代海运)

二、组织能力重构

1. 研发团队组建:

- 设立前端物流研发工程师岗位(需具备机械设计+运筹学能力)

- 创建物流DFL委员会(集成研发/采购/物流部门)

2. 流程变革环节:

- 强制物流签署节点嵌入IPD流程(集成产品开发)

- 新物料引入物流审批权(评估仓储运输可行性)

3. 合作伙伴生态*供应链联合体开发:

- 联合高校研发物流自动化技术(如 MIT 物流实验室)

- 孵化特种设备供应商(如定制化吊具开发企业)


三、行业标杆实践

譬如: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技术 ,减少70%车身焊点 → 物流环节:

✔ 取消零部件运输

✔ 仓储面积缩减80%

✔ 整车运输密度提升22%

- 戴尔服务器物流设计:

- 机架导轨预安装 → 节省客户部署时间

- 共享集装箱方案 → 海运利用率达92%


四、风险控制要点

1. 技术风险:

- 物流仿真模型失准 → 采用数字孪生+实物测试双验证

2. 组织风险:

- 研发部门抵制 → 建立物流成本节约分成机制

3. 投资风险:

- 聚焦“速赢场景”(如包装优化ROI周期<6个月)


六、成效评估体系

| 维度  | 关键指标 | 目标值   |

| 时效性 | +新产品上市物流准备周期 + | 缩短50%+

| 成本  + | 单位产品全链路物流成本  + | 降低25%+

| 可持续性 + | 产品碳足迹(物流环节)  + | 符合ISO 14067

| 客户价值 + | 终端交付满意度(安装便利性) +| NPS≥80


转型本质是将物流从“成本中心”转化为“产品竞争力引擎”。成功关键在于:

> 1. 前置介入设计:在首个产品原型诞生前完成物流方案设计

> 2. 智能技术穿透:用自动化/算法取代经验决策

> 3. 生态整合供应链:物流供应商深度参与研发迭代

> 率先突破者将获得2-3年的战略窗口期,重构行业成本基准与交付标准。